當醫生如果沒有遺憾,那麼就是行醫不夠久,或者病人不夠多。曾經我也有一個慘痛的經驗:一位中年女性要求拉提上額及下眼袋,術後先抱怨一側不夠平。經修正後,又覺得眉間太突出,外表卻看不出;一再抱怨後,只好以極少量的生理食鹽水注射,告訴她會慢慢消掉。
然而噩夢從此開始,她覺得注射後愈來愈塌陷,覺得裡面是空的,甚至感覺鼻子不通。看了耳鼻喉科,告訴她有鼻竇炎,她竟然認為與手術和治療有關,也一再循求其他整形醫師,企圖以脂肪移植來彌補她認為的缺失,經過無數次的補脂,注意力又轉回到下眼瞼。
每次門診都須費力解釋半天,最後還是無解。另一個案例是同事碰到的,雙眼皮手術後每次回診,一定帶著大鏡子、量尺和圓規,總是計較著差0.1釐米的差異,連她自己的父母都覺得不可思議。
現代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交的頻繁,加上資訊媒體的渲染,美容整形已成為不可遏止的風潮。然而手術後的不滿意甚至演變成醫療糾紛,時有所聞。當然若受術者不滿意,對術後結果造成困擾,對醫師來說未嘗不是一種折磨,究其原因除了術前溝通不良、患者對手術的過分期待、醫師手術熟練度以外,偶爾會出現毫無交集的爭議是雙方都不樂見的。因此,醫生在術前的評估相當重要,受術者也必須先自我了解,在門診面談時務必主動告知病史、手術動機,甚至在日常生活中是否不愉快、或與人相處是否不協調等,以便醫師評估動手術對患者能否有所幫忙。
根據統計,接受美容手術者約有70%以上對部分術後獲得改善,但少部分則使心理症狀加劇,表現更加明顯。因此,某些術後出現與醫師間毫無交集爭議的案例,就無法排除罹患所謂的「形體醜陋恐慌症」,早自100年前歐洲學者Morselli就提出「形體醜陋恐慌症」的概念,其症狀是:儘管在客觀上並不見得有明顯的瑕疵,病人在主觀上總覺得身體某部分的外表醜陋、不滿意,甚至於見不得人。美國也在60年代開始討論此種症狀,直到1980年代,由於案例增加,精神醫學者們終於把此種病症列人精神醫學的一環。
據研究,此類病患總覺得身體某部分醜陋、畸形、不對稱、異常甚至於僅稱「不對勁」,不滿意的部位涵蓋身體各部位,病患常有強迫心理舉動,如頻繁的照鏡子、過度的化妝或利用髮型、服裝來掩飾他們認為醜陋的部位,因此病患在社交活動上出現畏縮、無心工作、強迫思想、偶爾有自殘、自殺傾向,甚至於對手術醫師有不利的舉動,此類患者好發於成年人,女性、男性比例約為3:1。症狀的出現可能是漸進的,也可能突發,一般的發生率約為1%-2%,在尋求美容整形手術的族群中則達7%,而在被診斷為此症者70%與人格異常有關、30%則有妄想症傾向。
治療上分為:美容手術矯正治療,很不幸的是大部份非但無法獲得改善,且有愈手術愈糟的傾向:其次是尋求藥物治療,約53%可獲得改善;最後是採取心理治療,但到底是採取何種方式,則需由精神科醫師診斷及擬定治療計畫。簡單的說,「形體醜陋恐慌症」即是過度在意身體極小瑕疵或僅是主觀意識認定形體異常,而造成社交活動畏縮、工作生活異常的精神症狀。在尋求美容手術的族群中,此類病人占7%以上,因此手術前病人本身的認知以及醫師的評估相當重要,一旦有所懷疑,要勇於會診精神心理醫師並接受治療,這也是減少醫病關係緊張重要的一環。
台北 賴永隆醫師
前長庚醫院一般整形外科主任
前長庚醫院台北及林口美容外科中心主任
前中華民國整形外科醫學會監事
前中華民國美容外科醫學會常務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