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不知道的肉毒桿菌素
文/群英整形外科陳建璋醫師
肉毒桿菌素(Botulinum Toxin)是個常會在生活中聽到的名詞,因為名字裡有個「毒」字,讓人感覺是個危險又可怕的東西。還會聯想到醫美很愛用它,特別是八卦哪個名人打到臉像面具一樣,總是一知半解,今天就來談談它的前世今生,讓你更認識它。
小黑醫師小教室:什麼是肉毒桿菌素?
肉毒桿菌素產自於肉毒桿菌(Clostridium botulinum),她是一種生長在常溫、低酸和缺氧環境中的革蘭氏陽性桿菌,有卵形至長桿形的孢子型態,當然她跟其他生物一樣,為了生活與繁衍就必須要佔地盤,而她佔地盤的方式就是分泌毒素,這種毒素就是肉毒桿菌素。
為什麼要叫做「肉毒」呢?依據文獻紀錄,大約是千年前的拜占庭王國,人們常因吃一種血香腸,造成生病或死亡,國王曾下令禁止食用,不過因為烹煮簡單且美味,所以始終流行於中亞與歐洲。在拿破崙戰爭期間,更因此造成大量死亡,後來19世紀初,德國醫師Dr. Kerner 是第一個研究報導肉毒桿菌食物中毒病例,並且把臨床症狀詳細描述,還用自己做了實驗,吃有問題的血香腸,證明這些臨床症狀真的出現(幸好沒過量死掉)。而這個細菌直到19世紀末才真的被人類分離培養出來,1895年,在比利時的一個小鎮,發生了34個音樂家同時發生如Dr. Kerner所報的食物中毒現象,並且死了3個音樂家,他們把食物檢體送給 Dr. Van Ermengem,成功培養出細菌並將它命名為botulinum,而這個字來自於拉丁文的botulus,意思是香腸(sausage),來自香腸的毒,而中文就直接稱它做「肉毒」。
肉毒桿菌廣泛分布在自然界與人類世界的食物中,她的芽孢具有很強的抵抗力,在180℃ 下乾熱5-15分鐘,100℃ 下濕熱5小時,或高壓蒸氣121℃ 30分鐘,才能殺死。另外,毒素不耐熱,食物加熱時內部溫度高於85°C煮五分鐘以上即可破壞毒素。
肉毒桿菌素被認為是相當致命的毒素,推估人體的半數致死量(LD50)為1.3~2.1 ng/kg,而如果是以呼吸攝入的話半數致死量約在10~13ng/kg。依據所產生抗原性的不同,可分為A、B、Ca、Cb、D、E、F、G這8個型,能引起人類疾病的有A、B、E、F型,其中以A、B型最為常見。
線上預約醫師一對一門診或了解詳情,歡迎與我們聯繫!
你知道肉毒桿菌是怎麼作用嗎?
正常的人體肌肉收縮,先由中樞的神經衝動傳到末梢,末梢細胞膜內含有神經傳導物質的泡泡,就會往末梢胞膜移動,黏到胞膜旁的SNARE蛋白上,這個蛋白就會讓泡泡破掉,神經傳導物質釋放出來,跑到肌肉端的受體上,接著引起肌肉收縮。
肉毒桿菌素結構有重鍊和輕鍊兩個蛋白以雙硫鍵連接,而當有肉毒桿菌素被注射到肌肉收縮的神經末梢時,原本結構體就會分離,輕鍊部分會跑去把SNARE蛋白部分分解掉,結果含有神經傳導物質的泡泡,就沒辦法黏到胞膜旁,也不能釋出神經傳導物質,肌肉當然就不會收縮了。

圖片出處:
Gastroenterol Hapatol(N Y) 2008 Apr;4(4):283-295.
Botulinum Toxin and Gastrointestinal Tract Disorders Panacea, Placebo, or Pathway to the Future?
Brain E. Lacy, MD, PhD, Kirsten Weiser, MD, MPH, and Abigail Kennedy, BA
那麼 肉毒桿菌素可應用在哪些治療上呢?
肉毒桿菌素是作用在讓肌肉收縮的神經末梢,阻止神經傳導物質釋出,進而讓肌肉無法收縮。所以只要是致病原因是由於肌肉收縮所致,基本上都有機會考慮用肉毒桿菌素來達成治療效果。早期因為純化與安全劑量調整的問題,沒辦法很快施打在人體上,文獻上最早用在人體身上是1980年,美國Dr. Scott用A型的肉毒桿菌素來治療眼睛斜視,1989年更獲得美國FDA核准使用,這個藥在1991年上市並且被命名為Botox,也就是我們最熟悉的肉毒桿菌素。接著英國也做出Dysport,並在2009年通過FDA。2010年,德國製的Xeomin,也通過FDA。這三種就是目前台灣市面上看的到的藥品。
整理一下目前FDA通過的肉毒桿菌素的適應症:

目前臨床上以醫學美容及整形外科使用於各種顏面部動態皺紋與咀嚼肌施打瘦小臉為大宗,另外坊間還有一些標籤外使用(Off-Label Use)的治療方式,例如於胃鏡下胃部肌肉施打治療頑固性肥胖,也是近來相當熱門的。
最夯的肉毒桿菌素治療:瘦小臉、瘦小腿,我該選擇肉毒還是手術?
諮詢時,常被問到怎樣瘦小臉,達成心目中的小V臉?首先我們會先針對個案做臉部整體,包括骨骼與軟組織的評估,發現下頷骨外側曲線膨大,多肇因於咀嚼肌發達,特別是平時愛吃口香糖或需多次咀嚼食物的人。治療方面就是施打肉毒桿菌素,利用它降低神經傳導的特性,造成肌肉萎縮,V臉的線條就會出現,雖然會造成咬東西比較沒力,但是,都有不錯的結果與滿意度。所以我們在瘦小臉方面,肉毒桿菌素是不錯的選擇。
而蘿蔔腿也是個惱人的問題,小腿的曲線雕塑,先要分析是脂肪或肌肉的因素,以及所佔的比例,才能決定治療的方式。臨床上,處理小腿肌肉發達的問題,思考的層面有兩條路線,一個是直接削減肌肉團塊的體積,這方面需要手術,但是,術後疤痕、肌肉出血、形狀差與下肢活動方面的種種併發症,讓手術介入的風險性提高;另一個是透過降低神經傳導對肌肉刺激,讓肌肉軟化而且萎縮,肉毒桿菌素會有這樣的功效。其他更侵入性處理神經的方法,還有神經探測燒灼,部分神經截斷手術。手術因會對神經產生不可逆的破壞,增多併發症風險,必須慎選專科及有經驗的醫師,所以針對不願動刀的需求者,瘦小腿我們還是推薦打肉毒桿菌素,是有效且安全的治療。

陳建璋 整形外科專科醫師
- 整專醫字第000512號
- 前高雄長庚整形外科主治醫師
- 前高雄長庚傷口照護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