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整形前,最擔心的莫過於是:不知道該怎麼選擇醫師?上網查詢又經常被推坑……
幸好,台灣自2019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特管法(法規全稱: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特管法);終於,我們不用擔心任何科別醫師都能做整形手術,到底該挑選誰幫我們手術才好的問題,而是有了一份正式的「官方選擇指南」。
以下我們就來看看,根據新實施的特管法,怎麼挑選合格的整形醫師吧!

告別人人都是白衣大俠的時代
整形醫師該如何選擇
根據前面圖表所展示的,我們可以了解到:
- 未來在台灣可以從事整形手術的最基本資格即是「專科醫師」;只有取得「醫師執照」,而沒有「專科醫師執照」的醫師,不能實施所列舉的整形手術項目。(延伸閱讀:如何判斷手術醫師是整形外科專科醫師?)
- 非「整形外科專科」的其他專科醫師,可以實施的手術項目有限;並依據專科科別、實施手術項目的差異,需要具備其他資格證明,才能夠合法的實施相關手術。
除此之外,所有從事於特定整形手術項目的醫師,每三年都應該接受至少24小時的美容醫學手術繼續教育課程。
安全保障再升級
提升台灣整形醫療軟實力
台灣擁有非常強健的醫療實力,整形技術也深受國際的信賴和讚譽,雖然沒有如同韓國一般,有娛樂產業的催化和包裝,但是,年年都仍有為數不少跨海赴台整形的旅客,尤其香港、澳門、中國內地及新加坡等地旅客,非常具有發展醫療觀光的實力。隨著特管法的實施,台灣在整形醫療安全方面也將更進一步;對於本地民眾的保障也更完善。
我們期待民眾也能透過這次特管法的實施,一方面得到更多的安全感,二方面也應該善用特管法對於診所和醫師的管理標準。進行整形手術前,別忘了回頭檢視下:實施整形手術的醫師的專科醫師執照?有沒有相關的資格證明?別讓自己的權利睡著了!
BTW 特管法另外也有針對麻醉部分的規範以及醫療機構的加強管理,請見下回分享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