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歷,日歷掛在牆壁,一天撕去一頁,時間過得真快,真叫我心裡著急。」
這是小學課本中的一課,一恍眼已經過了六十年。回想當年創校,可謂篳路藍縷,現在偶爾路過母校,變化之大,也可以説是滄海桑田。
1950年代初期,中埔鄉和睦村,包括分散的數個村莊,家家戶戶皆以務農為生。本來學生需步行一、兩個小時到頂六國小上課,家父有鑑於散居在各村莊的農村子弟,沒有屬於自己的學校,乃和數位鄉紳到處奔走爭取,終於在1957年成立了頂六國小和睦分班,三十幾個「光頭」、「赤腳」(光頭應該是當時偉大領袖的感召,赤腳是真的穿不起鞋)的學生,或提藺草編織的買菜籃,或用包袱巾當書包去上學。礙於經費不足,借用隔壁村莊的舊王爺廟上課,課桌椅由家長合力克難組合而成,在「老師早!小朋友早!」(小學一年級國語第一課)的朗讀聲中開啓了小學生涯。
剛開始老師不知是那裡請來的,講起話來「五音不全」(大陸人剛到台灣時鄉音極重),兒童麵包聽成「黑糖(台語)麵包」、等你好久説成「等你喝酒」、颱風預料聽起來像「台豐飲料」,對一群不知什麼叫「國語」的鄉下小孩來説真的像「鴨子聽雷」,現在想起來,自己的北京話說得不標準,原來其來有自。
(註解) 鴨子聽雷。台灣歇後語,指有聽沒有懂,比喻一個人對所接收的訊息無法理解。
課堂上只有國語和算術,體育課就是下課十分鐘三十幾個人在廟埕上搶一個皮球。沒有音樂課,我們的童謠就是古早年代:媽媽請妳也保重、孤女的願望等台語老歌。最大的娛樂大概是下課時段在廟埕上互相拉扯有鬆緊帶的褲子,以露別人的鳥為樂 (當時內褲是奢侈品)。
(註解) 廟埕。台灣閩南語,指廟宇前面的大廣場。
廟宇前面的大廣場示意。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第二年在村庒外蓋了兩間簡陋的敎室,用家境貧困的「家徒四壁」來形容絕對不誇張,因為除了黑板以外,別無他物,地板只是硬土,碰到下雨還有點泥濘,直到第三年才搬到現址,開始有了真正的教室。六年級人口明顯增加,才又擴建成六間教室和一間辦公室。
小學課本課文。圖片來源|雅虎新聞
星移物換,母校周邊從兩戶破落農家,到現在已經是全嘉義最熱鬧的區域(從嘉義去阿里山或白河關仔嶺的必經之地)。偶而返鄉,並不因為它的繁榮而感到興奮,反而有種失落的感覺,再也找不到那一份純真,再也喚不回少時可以朗朗上口的那一課:「天這麼黑、風這麼大、爸爸捕魚去、天狂風怒號⋯⋯為什麼你還不回家::…」。物景不復在,只留下對於舊情、舊景的餘溫,我仍然懷念那一班:天下第一班。我還是以畢業於那一班「啓智班」—啟蒙智慧的一班為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