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化性關節炎|沈慶源醫師專欄
一般來說,退化性關節炎多好發於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身上,年齡增長被認為是退化性關節炎的因素之一,一部分可能與身體組織退化有關,包括軟骨、骨骼或周圍軟組織的老化,使得軟骨修復比起年輕時更為緩慢,肌肉的退化或萎縮也可能使得關節的穩定度下降,而更容易導致關節磨損。
隨著年紀增長,因為工作型態、運動型態等經年累月造成的症狀也會越來越明顯,例如長期搬運重物的搬運工人、運動員,甚至是每天都辛苦做家事的家庭主婦,關節的運動次數、負重比起一般人更多,而更容易發生退化性關節炎的問題。
此外,老年人經常合併有系統性的疾病,例如糖尿病、高血壓、痛風、中風或心血管疾病等,其所服用的藥物也通常會導致肌肉或關節的不適。
然而,退化性關節炎卻不是中、老年人的專利,不少年輕人也已經有了膝蓋退化的症狀,包括活動時關節處發出嘎嘎的聲響、天氣變化時感覺痠痛或是上下樓梯時膝蓋疼痛等,造成的因素可能與性別、肥胖、職業、曾經受過創傷、遺傳或先天關節構造異常有關。
根據生物力學的研究,在平地行走時,膝關節需要承受相當於體重4倍的重量,爬樓梯或爬山時,則負荷了大約體重7倍的重量,跳躍時更是高達了15倍。因此,除了前面提到需要負重的搬運工人以外,肥胖者比起一般人更容易罹患膝退化性關節炎。
除了內因性的原因以外,外傷導致的關節炎也是常見的原因之一,所以,曾經出過車禍受過骨折腿傷、過度激烈的運動導致軟骨或韌帶損傷者,也比起一般人更需要保養,並於有相關症狀的初期,就應該要積極的尋求治療,避免嚴重的惡化。
目前針對膝退化性關節炎的治療包括有藥物治療、復健或注射治療,注射治療一般為玻尿酸注射或PRP注射。多數的治療方案只能減緩症狀,難以恢復到完好的狀態,因而在出現有退化性關節炎的症狀前,我們就應該好好的保護膝蓋,包括控制體重、減少盤腿、蹲踞等不利於膝蓋的姿勢,並且建議選擇對關節負擔較小的運動類型,建立規律的運動習慣以保持膝蓋的健康,預防更勝於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