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群英的醫療設備中,有一具相當基本卻不可或缺的機器──高溫高壓滅菌爐鍋。這套設備負責消毒所有手術執行的器具,更需要專業職業訓練證照的人員才能夠操作,為何我們如此看重消毒?因為移除細菌接觸手術環境的機會,能夠確保所有執術過程中,都能為患者降低感染的風險,在每個環節貫徹高品質手術始終是我們的堅持。在近代醫學史上有3種技術的發展改變手術的執行方式,一為手術止血帶的發明,二為全身麻醉劑(首度被公開使用為1842年,朗恩醫師( Crawford W. Long))以移除病人的腫瘤)的使用,第三則為手術時的消毒。 消毒的概念由英國醫師李斯德(Joseph Lester, 1827~1912)所推動,他以酒精或石炭酸來處理傷口,並主張用石炭酸噴霧來消毒外科醫師的手、儀器、傷口和病患周圍的環境,以降低感染機率。1867年,李斯德發表他在預防手術感染的殺菌方法成果,數據顯示病患的存活率從45%降至15%,不過當時因為許多醫生覺得過程太過麻煩,推動殺菌的成效不彰。 一直到1853年的克里米亞戰爭與普法戰爭,在戰場上以消毒的方式處理傷口感染的經驗逐漸受到醫界的接受,從原本避免感染的做法,更進一步移除細菌接觸病人的機會,李斯德強調殺死傷口或手術環境消毒的步驟,稱為「 無菌技術」,其中包括以 高溫 來消毒設備與服裝,而隨後由於技術精進,手術室工作人員的手,則使用外科口罩與橡膠手套。 在照片中,我們可以看到1899年當時所使用的金屬器具滅菌盒,將手術刀組放進盒中,並放入高壓爐鍋裡進行殺菌,時至今日殺菌技術已非常完備。在群英所使用的滅菌鍋爐中,能夠將包布整批放入,並用特殊的「膠帶」來標示是否已經殺菌──布膠帶在未殺菌前為白色,殺菌後則會自動顯示出黑色條紋,護理師團隊會仔細地確保每具要上刀台的用品都是無菌的狀態。 防範於未然雖已是老生常談,但貫徹簡單的理念並徹底執行把關,永遠會是高品質醫療服務的關鍵。—————-參考來源:1. 柯立弗德・皮寇佛著,鄧子衿譯,《 醫學之書》。台北: 時報出版,20162. The Center for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and Public Health,www.nyamcenterforhistory.org3. 馬克・傑克森著, 王惟芬譯,《 醫學,為什麼是現在這個樣子?》。台北: 臉譜出版,2016
2017-05-24
Share